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
英国学者翻出百年铁证:南海本无争议,是美国点燃了菲律宾的野心

2025-08-19

英国学者翻出百年铁证:南海本无争议,是美国点燃了菲律宾的野心

有时候,最响亮的一记耳光,不是来自对手,而是来自一个你意想不到的角落。一个叫安东尼·卡蒂的英国老先生,就像个倔强的考古学家,只不过他挖掘的不是古墓,而是英法美三国尘封百年的外交档案。

他花了十几年功夫,把这些发黄的故纸堆翻了个底朝天,最后得出的结论,就像一颗投入南海的深水炸弹:从国际法的根子上看,南沙和西沙那些岛,姓“中”,菲律宾那边嚷嚷的那些事,根本站不住脚。

卡蒂这人,不是什么拿钱办事的说客,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国际法专家,一辈子都在跟法律条文打交道。早年在英国大学里教书,后来跑到香港和北京做研究,纯粹是学者脾气,看问题不带滤镜,就想弄个明白。

故事得从2009年说起。那会儿南海问题开始在国际上冒热气,卡蒂正好在香港,近水楼台,就一头扎进了故纸堆里。不查不知道,一查吓一跳。他发现,英国外交部自己的文件里,早就白纸黑字地承认,那些岛屿是中国领土。

这就像你家邻居天天跟你吵院子里的那棵树是谁的,结果你无意中翻到他爷爷的日记,上面写着:“这棵树,确实是老王家的。”这得多尴尬?

法国人那边也没好到哪儿去。一个世纪前,他们也门儿清,但那会儿殖民主义思想作祟,总觉得别人的东西也能分一杯羹,心里痒痒,总想伸手动脚。

反观菲律宾,他们的那套说辞,基本上是二战后才拼凑起来的。在西班牙和美国轮流当家的那几百年里,菲律宾的地图上,压根就没画过南海那些岛。

国际法这东西,讲究的是“先占、有效控制、国际承认”,跟打牌一样,你得有顺子,有对子,还得别人认你的牌。中国在这三点上,证据链条完整得像一条铁链。菲律宾的呢?东拼西凑,链条是断的。

你翻开那些老档案,能闻到一股历史的霉味,但上面的字迹却清晰得扎眼。法国人自己的法律顾问,早就给这事下了定论。1921年,时任法国外交部长的阿里斯蒂德·白里安,亲手签了一份文件,上面写得明明白白:西沙群岛,归中国。

法国人虽然派船去溜达过,但他们内部很清楚,想从法律上挑战中国的控制权,没戏。即便是在1930年代,法国按捺不住殖民野心,试图强占岛屿,他们自己的档案也暴露了底牌: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,菲律宾人从未对南海主权提过半个字。

那时候的菲律宾还不是一个现代国家,只是西班牙的殖民地。西班牙人忙着在马尼拉搞贸易中转,压根没功夫,也没兴趣往南海深处那些礁石上插旗。

英国人这边就更直接了。1974年,英国外交部的法律顾问写了一份意见书,那措辞,严谨得就像法庭陈词:“斯普拉特利群岛(也就是我们中国人叫的南沙群岛),属于中国领土。”

这份备忘录可不是哪个小职员随便写的,是经过内阁讨论的。顾问们把历史条约和旧地图研究了个遍,得出的结论是,中国从明清时代开始,就对那里有持续的管辖权。渔民在那里盖庙、竖碑,官府派船巡查,这些活动串起来,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主权史。

卡蒂在他的书里反复强调,这些都不是中国的史料,而是西方国家自己的记录。美、英、法三国的档案,像三面镜子,从不同角度照出了同一个事实:菲律宾在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前后,对南海岛屿没有任何历史主张。

为什么?因为菲律宾这个国家本身就是殖民时代的产物。16世纪西班牙人占了吕宋岛,建了马尼拉港,但他们划定的领土范围,从来没包括南海深处的那些岛礁。

这就像买房子,房产证上清清楚楚写着面积和边界,院子外面的那片荒地不属于你。过了几代人,你总不能指着那片地说,因为离你家近,所以就是你的吧?

二战后的格局,更是把这事给钉死了。《开罗宣言》和《波茨坦公告》规定,日本必须归还所有侵占的中国领土,这其中就包括被日本在战争期间霸占的西沙和南沙。

1947年,当时的中国政府派出一支舰队,浩浩荡荡开赴南海,登岛、立碑、宣示主权,完成了战后接收。英国驻新加坡的高级专员署,在战后的文件里,也明确注明南沙群岛已归还中国。

我们再看看菲律宾。1946年菲律宾独立时,他们的宪法继承的是1898年《巴黎条约》划定的界限。那条约是西班牙把菲律宾卖给美国时签的,明确排除了南海那些岛礁。

后来1900年的补充条约和1930年的美英界约,一次又一次地确认了菲律宾的领土范围。直到1956年,一个叫托马斯·克洛马的菲律宾冒险家,才自导自演了一出“发现新大陆”的闹剧,声称“发现”并占有了部分南沙岛屿,还给它取名叫“自由地”。这种个人闹剧,后来竟被菲律宾政府拿来当成了主张的“依据”之一,简直是国际法上的笑话。

到了1978年,菲律宾更是通过一纸总统令,单方面把这些岛屿改名叫“卡拉延群岛”。这种国内立法,在国际法上根本不作数。这好比你单方面宣布邻居家的房子改姓你的姓,谁会认呢?

菲律宾还喜欢扯一个叫“苏禄苏丹国”的虎皮做大旗,说自己继承了苏禄苏丹国的遗产。这就更有意思了。翻开历史,苏禄苏丹国在历史上跟中国的关系,那叫一个亲密。

1417年,苏禄国王亲自带着庞大的代表团,远渡重洋到明朝朝贡,回国途中病逝,就安葬在了中国的山东德州。乾隆年间,苏禄国王的后裔甚至上书,请求将苏禄的土地和人民并入大清版图,虽然被乾隆皇帝婉拒了,但也得到了册封。

这说明什么?苏禄在当时是中国的朝贡国,一个藩属,而不是一个能与宗主国平起平坐的主权实体。西班牙殖民时期的文件,也从未将南海岛屿划入苏禄苏丹国的范围。

真正的转折点,是冷战。美国为了在战略上遏制中国,开始在背后悄悄怂恿菲律宾。卡蒂挖出的美国国务院内部备忘录显示,1956年,时任美国副国务卿的罗伯特·墨菲就承认,菲律宾的主张在法理上站不住脚,但为了地缘政治的需要,美国还是选择支持。

你看,这盘棋的棋手,从一开始就不是马尼拉。

至于2016年那个所谓的南海仲裁案,更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戏。菲律宾状告中国,仲裁庭判决中国的“九段线”无效。但中国从一开始就表明立场:不参与、不接受。因为那个仲裁庭根本没有权力管辖主权归属问题,它谈的只是海洋权益。中国的主张,是历史权利加上国际法,而卡蒂挖出的西方档案,恰恰为中国的历史权利提供了最有力的外部佐证。

如今,菲律宾在南海的动作越来越大,拉着美国、日本、澳大利亚搞联合军演,舰艇在礼乐滩附近来回穿梭,声势浩大。但这些军事上的肌肉秀,改变不了法理上的苍白。这就像一个理亏的人,说不过道理,就开始比谁的嗓门大,谁的拳头硬。

历史是一面镜子,它能照出是非曲直。卡蒂的研究,就像是把这面蒙尘的镜子擦亮了,让全世界都看清楚,真相到底是什么。菲律宾的喧嚣,就像海浪拍打在千年礁石上,声势再大,也动摇不了礁石的根基。

南海的风浪,表面看是中菲之争,深层次里,是大国博弈的影子。那些在海上游弋的军舰,与其说是在捍卫主权,不如说是在表演给某些域外大国看。但历史的档案不会说谎,法律的准绳也不会因为谁的军舰多就弯曲。喧嚣过后,一切终将回归事实本身。那份埋藏在西方档案库里的真相,如今已经大白于天下,再多的军事演习,也无法将它重新掩埋。

新闻动态

Powered by 辉达娱乐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