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
外卖平台补贴大战背后:谁在为低价买单,餐饮商家为何集体叫苦?

2025-08-05

每天中午,公司楼下的外卖小哥总是穿梭如织,手机里推送的“0元购”“满减券”让人心动不已。你是不是也习惯了点开APP就能看到一堆诱人的优惠?可你有没有想过,这场全民狂欢的外卖补贴大战,到底是谁在埋单?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餐饮老板开始在社交媒体上诉苦,说自己越做越累、利润却越来越薄?

最近这波外卖价格战,表面上看是消费者和平台之间的双赢——用户拿到实惠、平台拉高数据。但真相远没有这么简单。连锁品牌嘉和一品创始人刘京京的一番话直戳痛点:“如果市场只有一味低价,那未来就只有低质。”她的话引发了不少同行共鸣,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场热闹背后的隐忧。

先说说现在商家的真实处境吧。过去大家都觉得外卖只是堂食的小帮手,现在却成了主角。有些老板甚至形容:线下门店要付房租,线上还得被抽“平台租金”,两头吃力不讨好。不仅如此,各种看似为顾客减负的配送费、红包补贴,其实很大部分最后还是摊到了商家头上。如果你不跟着免配送费、不参加满减活动,你店铺排名立马靠后,被流量算法无情边缘化。这不是明着强迫,却比强迫更让人无奈。

还有个鲜有人知的大坑——推流费。为了争取曝光率,很多商家不得不给平台交推广费用。一单生意下来,仅仅为了被用户看到或点击进店,就要先花掉四五块钱。如果转化率再差一点儿,那基本就是赔本赚吆喝。据刘京京透露,即使订单量暴涨,一算账发现利润反而下降。“增量不增收”,成了行业里的新常态。

网友们对此怎么看?有评论调侃:“以前薅羊毛,现在感觉是在啃骨头。”也有人表示理解,“便宜没好货,好货不会便宜,总不能天天靠烧钱维持生意吧?”更有业内人士坦言,如果继续这样卷下去,只会把优质餐厅逼到绝路,让那些专门玩套路、“幽灵厨房”反倒活得滋润。这难道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?

其实监管部门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。今年7月,包括美团、饿了么等巨头都被约谈,希望能规范竞争秩序。然而规则依然掌握在平台手里——定价权、参与活动权甚至修改经营范围,都牢牢攥在后台系统之中。很多时候,看似自由选择,其实都是算法设好的圈套,让每个商家只能不断加码投入,否则就会彻底失去曝光机会。

为什么大家明知道亏,还硬着头皮往前冲?原因很现实:如果退出活动,不光订单骤降,还可能影响堂食生意,因为顾客已经习惯于用极低价格来衡量价值。当整个市场陷入非理性内卷时,“正常定价=没人买”的怪圈就形成了。有奶茶店老板吐槽,每天爆单几十杯,可全是赔本买卖;还有快餐连锁称,一个周末多出几千单,但实际收入还比平时少……这样的模式长久下去,只会拖垮所有人的信心和耐心。

归根结底,这场由资本推动的平台战争,本该服务于消费者与实体经济,却变成了一场自我消耗赛跑。一旦恶性循环持续,不仅品牌丧失升级动力,更会把行业整体带向劣币驱逐良币的不归路。而最终受伤害的不只是某一家企业,而是所有渴望品质生活的人们。当烟火气淡去,我们还能指望什么样的新生态出现呢?

所以,下次当你用几块钱享受了一顿丰盛午饭的时候,会不会也思考一下,这份超值到底是谁牺牲换来的?如果任由内卷蔓延,是不是该有人站出来,为真正值得尊重和努力坚守的人发声呢?
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
新闻动态

Powered by 辉达娱乐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