辉达娱乐介绍

辉达娱乐介绍

复盘大唐:一支超级牛股,如何从涨停板一路跌到退市?

2025-08-24

复盘大唐:一支超级牛股,如何从涨停板一路跌到退市?

要聊咱们历史上哪个朝代最像一支超级牛股,我估摸着,除了大唐,不做第二人想。这可不是瞎比喻,你把唐朝三百年的兴衰起落拉成一条K线图,那走势,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。

咱们先看看它的“上市背景”。李家这帮创始人,那可真是根正苗红。老李家往上倒腾,能攀上西凉的皇族,身上还混着鲜卑族的血脉,这就叫“自带国际化基因”。这种混血背景,让唐朝的文化从根上就透着一股子开放和包容,不像有些朝代,关起门来自己玩。

李渊、李世民这爷俩,绝对是顶级的“创业合伙人”。隋炀帝杨广折腾得天下大乱,相当于把市场环境给搅浑了,但也把竞争对手都清出去了,给李唐留出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空白。李世民带着一帮猛人,什么秦琼、程咬金,三下五除二就把盘子给拿下来了。这就是“基本面”扎实,团队执行力爆表。

贞观之治,那是什么?那就是这支股票上市后的第一个“主升浪”,天天涨停板,拦都拦不住。李世民这个人,特别懂“市值管理”,他搞的那些政策,什么轻徭薄赋,劝课农桑,说白了就是给公司增加现金流,让股东(老百姓)手里有钱,有钱了就消费,经济就活了。

更绝的是,他搞的“天可汗”体系,让周边那些小国都跑来认大哥,这叫什么?这叫拓展海外市场,建立生态链。那时候的长安城,就是全球的金融中心,世界各地的人都跑来学习、经商,整个一派繁荣景象。

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手上,开元盛世,那更是把股价推到了历史最高点。那时候的大唐,国力强盛到什么地步?据说当时国家的粮仓里,粮食多得都放不下,有些都腐烂了。杜甫的诗里写“稻米流脂粟米白,公私仓廪俱丰实”,一点不夸张。这就是业绩好到爆炸,市盈率高得吓人。

可股票市场有句老话,叫“月满则亏,水满则溢”。股价到了顶峰,往往就是风险最大的时候。

转折点,说来就来,而且一来就是个“熔断”。安史之乱,就是那根又粗又绿的超级大阴线,直接把大唐这支牛股给干了个“腰斩”,而且是连续跌停的那种。

为啥会这样?因为公司的“内部管理”出了大问题。早期的府兵制,相当于公司的核心员工持股,当兵的既是军人也是农民,打仗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家产,战斗力杠杠的。后来仗越打越多,越打越远,府兵制玩不转了,就搞了个“募兵制”,花钱雇人当兵。

这就埋下了大雷。为了管理这些职业军人,又设立了“节度使”,相当于权力极大的“大区总监”,军权、财权、人事权一把抓。安禄山一个人就兼了三个区的总监,手下几十万精兵,比总公司的保安都多,他要是不造反,那才叫怪事。

这一场大乱,直接把大唐的“资产负债表”给打穿了。繁华的长安、洛阳变成了废墟,人口锐减,经济倒退。虽然郭子仪、李光弼这些“救市英雄”拼死拼活把股价拉回来一点,但根基已经坏了。

安史之乱后的大唐,进入了一个漫长的“阴跌”阶段。中间也偶尔有过几次“反弹”,比如唐宪宗搞“元和中兴”,削平了一些不听话的节度使,让K线图看着好像又有了点起色。

但这都是治标不治本。藩镇割据这个毒瘤就没彻底清除,他们就像公司里占山为王的“诸侯高管”,中央说话根本不好使。朝廷里头,宦官专权又成了另一个大麻烦,皇帝的废立,他们都能说了算,这不就是“董事会被架空”了嘛。

整个晚唐,就在这种藩镇和宦官的内外拉扯中,一点点地被耗干了最后一滴血。黄巢起义,那更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,相当于公司爆出了惊天丑闻,所有投资者信心崩溃,疯狂抛售,股价直接跌成了仙股。

最后朱温登场,把唐朝这块烂摊子一收,直接办了“退市手续”。一支曾经光芒万丈的超级牛股,就这么惨淡收场了。

回头看大唐这条K线图,真是让人感慨万千。它之所以能成为“牛股”,靠的是开放的格局、强大的团队和顺应时代的制度。而它最终的崩盘,也不是因为外部敌人有多强,恰恰是内部的制度僵化、权力失衡,从根上腐烂了。一个再伟大的王朝,也经不起这么从里到外的折腾。说到底,历史这东西,跟炒股还真有点像,没有永远的上涨,只有周期的轮回。

辉达娱乐介绍

Powered by 辉达娱乐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