辉达娱乐介绍
唯一欠缺!战神喊话被抢篮板累瘫扶膝的杨瀚森,要学姚明苦练身体
2025-08-20
#优质好文激励计划#
2025年8月16日,中国男篮名宿“战神”刘玉栋在采访中直言不讳地点评了开拓者新秀杨瀚森:“他的身高和技术已能对标世界一流球员,但唯一短板是内线对抗的身体硬度。 ”这番话瞬间引爆国内篮球圈,而刘玉栋强调的关键词是,“姚明的体重是练出来的,不是吃出来的。
”
夏季联赛的惊艳与尴尬
7月12日,杨瀚森迎来NBA夏季联赛首秀。 代表开拓者对阵勇士的比赛中,他首发24分钟砍下10分5助攻4篮板3盖帽,一记钉板大帽点燃全场,策应传球能力更被美媒称为“中国约基奇”。 四场夏联下来,他场均接近两双数据,对鹈鹕一战贡献15分3篮板2助攻2盖帽,全能中锋特质展露无遗。
但高光背后,问题同样扎眼:
篮板失守:身高2米16的他场均仅抢5.3个篮板,甚至被1米98的后卫从头顶摘走前场篮板;
犯规困扰:首战勇士便领到6次犯规,习惯性封盖下压动作被裁判紧盯;
体能亮红灯:背靠背对阵灰熊时,第三节已扶膝喘气,美媒毒舌评价:“下肢力量差得像高中生”。
姚明的“苦练密码”
刘玉栋提到的姚明经验,绝非场面话。 2002年登陆NBA时,姚明体重仅120公斤,卧推不足100公斤。 但火箭队为他定制了“魔鬼计划”:
增肌不增肥:每日分段训练,上午举铁增肌、下午技术打磨、晚上有氧减脂,两年内体重飙升至140公斤,卧推突破150公斤;
凌晨五点的丰田中心:客场作战时,他凌晨五点半加练核心力量和勾手投篮,比队友早到三小时。 2006年休赛期,他每天完成400次罚球(命中率需达85%)、两小时低位步法训练、一小时瑜伽;
带伤苦修:2008年应力性骨折后,他坐着轮椅练上肢力量,单手完成2.8万次投篮找回手感。
这种苦练让姚明从“竹竿”蜕变为内线巨兽,单防可压制霍华德,进攻端用“上海舞步”戏耍拜纳姆,更留下生涯83.3%的罚球命中率,比奥尼尔高出30个百分点。
杨瀚森的生存三关
除了身体对抗,杨瀚森还面临两大挑战:
语言关:与主帅比卢普斯首次对话时,他仍需翻译辅助。 NBA分析师指出,易建联当年就因语言壁垒导致战术理解滞后,逐渐失去信任。 好在杨瀚森性格外向,训练中频繁与队友互动,被戏称“社牛”,这为突破语言障碍提供了基础;
心理关:4年2139万美元合同(首年442万美元)让他年薪暴涨50倍,远超CBA顶薪600万人民币。 而开拓者买断艾顿为他腾位置的操作,更将竞争压力直接抛到他面前。
技术流的生存困境
杨瀚森的球风偏技术流:夏联三分命中率28%、两分跳投29.2%、罚球66.8%,效率亟待提升。 更关键的是,他的横移速度比NBA内线平均慢1秒,3/4场冲刺耗时3.38秒(NBA平均3.1秒),导致换防小个子时屡屡吃亏。
开拓者助教点破核心矛盾:“他的传球视野和篮球智商是顶级,但体能分配和力量短板让这些优势在第四节消失。 ”球队虽为他制定“增肌不增肥”计划,但刘玉栋的警告振聋发聩:“技术和球商是入场券,强悍的身体才是生存根本。 ”
历史教训与新希望
中国球员在NBA的坎坷史为杨瀚森敲响警钟:周琦因对抗不足四年仅获19次出场;易建联受困语言和性格未能兑现天赋。 反观姚明,用苦练将缺陷转化为武器,右耳失聪却练出精准投篮,左脚骨裂仍开发“姚氏干扰”防守。
7月22日对阵鹈鹕的比赛中,杨瀚森被对手三大中锋轮番夹击导致效率骤降,却仍送出2次盖帽。 现场球迷举着“YAO 2.0”的牌子,而这份期待能否落地,取决于他何时跨过“练出来”的身体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