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展示

产品展示

原力能源:浙江成为第7个电力现货市场,对光伏来说这只是第一步!

2025-08-23

8月8日,浙江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转正的消息,像一颗投入能源圈的“深水炸弹”。当山东机制电价竞价的热度还未褪去,浙江已在多重考验下的稳定运行,证明了自身现货市场的成熟度——这不仅是全国第七个“转正”的现货市场,更意味着浙江正式加入山西、广东等“现货先锋”阵营,为全国电改探路。

对光伏从业者而言,这场变革远不止“多了一个交易市场”这么简单。它既是破解消纳难题的“关键钥匙”,也是重塑行业规则的“试金石”。

浙江现货转正:光伏的“冰与火”交织时刻

浙江的“转正”,是电改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。作为全国用电负荷最高、新能源装机增长最快的省份之一,浙江的现货市场承载着双重使命:

对电网:通过价格信号引导“源随荷动”向“荷随源动”转型,缓解风光“大发时段弃电、低谷时段缺电”的结构性矛盾;

对市场:打破“计划电”与“市场电”的双轨制,让光伏、储能、可调节负荷等主体真正参与“电力商品”的定价与交易。

但对光伏人来说,机遇背后是更直接挑战:

1. 电价波动,“负电价”并不是狼来了?!

浙江现货市场曾出现过-0.2元/千瓦时的“负电价”(2025年1月19日),这意味着光伏大发时,市场电价可能低于发电成本。若光伏企业仅依赖“卖电给电网”的传统模式,收益将直接暴露在价格波动风险中——发得越多,可能亏得越多。

2. 消纳压力,4727万千瓦光伏的“出路焦虑”

截至2024年底,浙江光伏装机已达4727万千瓦,但消纳压力如影随形:分布式光伏“隔墙售电”受限、集中式电站外送通道不足、用户侧负荷波动大……现货市场的“实时定价”机制,虽能通过价格高低引导用电侧错峰用电,但对光伏企业的发电预测精度、负荷响应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
3. 竞争加剧,“卖电者”必须变成“综合服务商”

现货市场开放后,除了传统发电企业,分布式光伏运营商、储能服务商、甚至工业用户自建的光伏+储能项目,都能以“独立市场主体”身份参与交易。这意味着光伏企业不仅要“发好电”,更要“卖好电”——如何通过聚合资源、优化调度、参与辅助服务(如调峰、调频)提升收益,成为生存关键。

虚拟电厂,助力光伏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

在这场变革中,虚拟电厂(VPP)被推上“C位”。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“电厂”,而是通过数字化平台聚合分布式光伏、储能、充电桩、可调节工业负荷等资源,形成“虚拟的电力调节单元”,直接参与现货市场交易与电网调度。对光伏企业而言,虚拟电厂的价值至少体现在三方面:

平滑收益,将波动电价稳定为现金流

虚拟电厂可通过AI算法预测光伏出力曲线与市场电价曲线,动态调整发电策略——比如在电价低谷时段减少光伏弃电,在电价高峰时段释放储能电量+光伏电量“双卖”,甚至参与调频辅助服务赚取额外补贴。

破解消纳,让“光伏电”从“过剩”变“稀缺”

虚拟电厂能精准识别用户侧实时负荷,将光伏电力“定向输送”给高电价、高需求用户(如园区自备电厂替代、工商业用户绿电采购),避免“窝电”和“弃光”。

资源增值,从“单一发电”到“综合能源服务商”

虚拟电厂为光伏企业打开了“增值服务”的想象空间:除了卖电,还能提供需求响应、绿电交易、碳资产开发等服务。

此时,原力能源以“虚拟电厂+智能策略+全周期服务”的轻量化方案,成为光伏人的“破局伙伴”:通过快速接入分布式光伏、AI预测电价与出力曲线、全周期运营支持(从接入到增值服务),帮助企业平滑收益、破解消纳,将“波动的电价”转化为“稳定的现金流”。

结语

浙江电力现货市场的转正,不是终点,而是光伏行业从“政策依赖”转向“市场驱动”的起点。对光伏人而言,与其焦虑“电价波动”“消纳难题”,不如抓住虚拟电厂这一“破局利器”——它不仅能帮你“卖好电”,更能帮你从“发电者”升级为“能源综合服务商”。

原力能源已在浙江布局多年,服务多例分布式光伏项目,见证过现货市场的“首秀”与“成长”。如果你也想在浙江的现货市场中“乘风破浪”,原力能源愿做你的虚拟电厂合伙人——让我们一起,把每一度光伏电都变成“会赚钱的电”。

产品展示

Powered by 辉达娱乐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