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展示
性能稳胜韩国“天弓”?美媒称中国新防空导弹露面,补上最后短板
2025-08-02
阅兵倒计时牌刚翻到30天,美国《防务新闻》的记者就坐不住了。这帮家伙扒着卫星照片放大再放大,突然发现北京郊外某训练场停着几辆从没见过的导弹发射车。那造型,那尺寸,跟现役的红旗系列完全对不上号。军事论坛瞬间炸锅,有老外酸溜溜留言:"中国人这是要把防空导弹玩成手机迭代啊?"
中东的军火贩子们最近可没少看笑话。沙特国防部的采购处长纳伊姆盯着报价单直嘬牙花子:"红旗-16FE要价3亿美金一套,韩国人天弓2.6亿还送五年保修。"他转头问技术参谋:"这两家导弹到底差在哪儿?"参谋掰着手指头算账:"咱们现有的爱国者系统,天弓接上就能用。中国货得重新铺电缆、改雷达频率,光训练费就得再砸8000万。"纳伊姆的签字笔在合同上悬了半天,最终落向了首尔那边。
韩国庆尚南道的昌原工厂里,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赶工。车间主任金大焕擦着汗跟质检员吹牛:"咱们这导弹可是集百家之长,俄罗斯的发动机、法国的相控阵雷达、英国的制导芯片..."话没说完,流水线突然警报大作——来自德国的精密陀螺仪断供了。金大焕的脸唰地白了,他清楚记得去年三星手机生产线瘫痪的惨状。军工复合体这碗饭,终究是端着别人的碗。
北京某研究所的测试场,工程师老张正猫着腰检查新型导弹的折叠弹翼。这玩意采用了全新复合材料,重量比红旗-16轻了整整三分之一。"老毛子当年卖S-300给我们留了一手,现在让他们看看啥叫青出于蓝。"他拍着发射车驾驶室对徒弟说:"瞅见没?咱们新系统用上模块化设计,土豪们现有的北约标准雷达站,插个转接器就能联动。"远处靶机拖着靶标刚起飞,雷达屏上就跳出六个锁定框。
五角大楼的智库最近很头疼。他们刚更新的《全球防空系统评估报告》里,中国章节每年都要重写。分析师汤姆森挠着所剩无几的头发抱怨:"红旗-9B射程200公里的时候,我们说他们缺乏末端拦截能力;等红旗-17把近防补上了,他们又在中程防御上搞突破。"同事递过来一摞新照片:"看看这个,双脉冲发动机技术用在防空导弹上,中国人把空空导弹的套路移植过来了。"
迪拜航展的VIP室里,阿联酋空军司令正把玩着新型导弹的等比模型。中国军工代表指着模型尾部解释:"传统防空导弹像啤酒瓶,咱们这个改成易拉罐了。"他按下按钮,模型立刻展开四片格栅舵:"反应速度比天弓快1.8秒,对付高超音速武器不是事儿。"窗外停机坪上,韩国代表团的讲解员还在用蹩脚阿拉伯语背诵参数,浑然不觉客户已经被"易拉罐导弹"勾走了魂。
莫斯科郊外的靶场上,俄军测试员盯着S-350的故障代码直骂娘。由于欧盟禁运,关键电子元件只能找白俄罗斯代工,结果导弹飞出去就表演"天女散花"。阿尔马兹-安泰的设计师窝在办公室里抽闷烟:"当年为还债把技术给韩国人,现在他们拿着我们的图纸,用着西方零件,反倒成了香饽饽。"烟灰缸里堆满的烟头,活像俄罗斯军工综合体的现状。
北京西山的指挥所里,防空旅的参谋们正在推演新战法。大屏幕上,蓝色箭头代表的新型导弹集群在100公里防区织出密不透风的火网。"以前红旗-16要三台车守个机场,现在两台车能控半个省。"旅长敲着电子沙盘边缘:"韩国人靠组装货赚快钱,咱们得让客户明白,军工产品得看三十年后的维护升级。"窗外传来新型导弹试射的轰鸣,震得玻璃嗡嗡作响。
伊斯坦布尔的谈判桌上,土耳其将军反复对比着两份报价。中国代表团刚演示的"发射后不管"技术让他眼前一亮——导弹自己能识别干扰源,这可比需要人工干预的天弓聪明多了。"价格贵15%,但省下三年的人员培训费。"将军的副官小声提醒。会议室角落里,韩国代表正手忙脚乱地接电话,总部通知他关键零部件被列入出口管制清单了。
阅兵训练场的夜空被新型防空导弹的尾焰照亮,拖着金红色光轨的弹体在云层间咬住靶机。观礼台上的外军武官们不约而同举起手机,有个中东面孔的军官边拍视频边打电话:"马上冻结和韩国的谈判...对,就是现在!"远处观摩席上,美国军事观察员在笔记本上匆匆写下:"中国解决了中程防空导弹的机动性与兼容性悖论。"他想了想,又补上一句:"军火市场要变天了。"
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,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。如有内容争议,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