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展示
巴铁为何偏爱中国货?揭秘背后的战略选择
2025-07-26
孟加拉军方代表团在中国北方工业展厅对SH-15榴弹炮表现出的异常热情,究竟藏着什么玄机?当这个南亚小国近乎复刻巴基斯坦的军购清单时,印度军方雷达站的探照灯已经悄然转向达卡方向。从VT-1A坦克到歼-10CE战机,从C-802反舰导弹到如今紧盯的SH-15榴弹炮,孟加拉为何敢在印度眼皮底下玩这场危险的"装备连连看"?更关键的是,这个被印度三面包围的国家,真能靠中国武器打破地缘困局吗?
七月的北京烈日灼人,但比天气更火热的是孟加拉军官们紧盯SH-15榴弹炮的眼神。他们要求观看实弹演示时特意强调"越真实越好",这种反常的执着暴露出急迫的实战需求。要知道,就在去年印巴边境冲突中,正是这门155毫米口径的轮式火炮,用北斗卫星导航加持的精准打击,让印度山地部队吃尽苦头。
孟加拉的地缘困境比巴基斯坦更严峻。首都达卡距离印度边境仅240公里,相当于从上海到杭州的距离。印度在此部署的"布拉莫斯"导弹只需7分钟就能覆盖达卡全境,而S-400防空系统更将孟加拉领空置于监控之下。面对如此压迫,传统牵引式火炮移动缓慢,重型履带火炮又难以适应水网密布的地形。22吨重的SH-15恰似为孟加拉量身定制——公路时速60公里的机动性,50公里射程搭配"打了就跑"战术,活脱脱是平原游击战的绝配。
军购账本上的精明算计更令人玩味。法国"凯撒"火炮单价超800万美元,韩国K9也要500万,而SH-15仅需280万。对年军费仅40亿美元的孟加拉来说,省下的不仅是真金白银,更是宝贵的试错机会。巴基斯坦用边境冲突验证了中国武器的可靠性,孟加拉只需照单全收。这种"前人栽树后人乘凉"的策略,让达卡在2024年果断引进了同款VT-1A坦克,如今又对SH-15青眼有加。
但这场军购绝非简单的买卖。中国在吉大港建设的深水码头已初具规模,六成石油运输需经孟加拉湾的现实,让每笔军售都带着战略考量。有分析指出,中方可能为孟加拉武器预留了与巴军兼容的数据链接口——若成真,未来东西两线形成的战术协同,将让新德里寝食难安。就像下围棋,中国正通过军售在印度东西两翼布下"双飞燕"的局。
孟加拉却打着自己的算盘。在考察SH-15的他们悄悄签下土耳其TB2无人机订单,还重启与俄罗斯的步兵战车合作。这种"鸡蛋分篮"的策略惹恼了新德里,印度随即以削减纺织品进口相威胁——要知道孟加拉每年对印出口60亿美元纺织品,占其外汇收入的18%。更微妙的是,印度突然加速向孟交付俄制AK-203步枪,明摆着要挤占中国轻武器市场。
当达卡的经济部长秘密飞往新德里时,这场军购早已超越武器交易的范畴。SH-15榴弹炮的炮管里,装的不仅是弹药,更是一个小国在大国博弈中艰难求存的生存智慧。正如达卡街头小贩常说的那句谚语:"想在鳄鱼和犀牛间喝水,就得学会用吸管。"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